文化
祭公第十二代孙安甫公(武公)的后裔的播迁
发布日期 : 2024/11/4 16:04:35 浏览次数 : 次
安甫(武公),是祭公第十二代孙,福建兴化府莆田人,南宋孝宗乾道三年(1167年)登二甲进士,例封朝散大夫。南宋乾道六年(1170年)任按察使,游官广州府。见此地山明水秀,隐迁居之意。南宋光宗绍熙元年(1190年)任盐铁使。卸任后将寄居南雄府的家眷迁广州府定居。原配倪氏,后娶曾氏,生三子:周南(牟公)、召南(晋公)、汝南(岑公)。时处宋末元初·其后裔分居广州、新会、新宁(今台山)、增城、东莞等地。
安甫公卒后与倪氏葬于三华山下,曾氏葬于广州白云山麓。
十三世祖周南公(牟公),是安甫公长子,居广州,娶陈氏,生二子:长子锡之、次子行之。锡之公生于元初,贡员出身,为避世乱,于公元1285年与弟行之从广州迁居新会都麻坑(今斗门县麻坑)创业,他仍享有朝廷俸禄,置田立宅。因处于元朝兵变多乱,加之土箔人稀,难成大业,便把原在麻坑村的一石田亩捐给该村“医灵帝庙”为祀田(当地土人甚为感激,立锡之公之神主牌于“医灵神庙”同享烟祀,以资纪念)。遂于1291年与弟行之带领家眷迁徙海晏都大王庙背(今台山海晏街)立村定居。元朝大德年间,约公元1307年,又因兵乱再迁大湖堡定居,此地得鱼盐之利,置业发展,并在镇海湾西岸南的陡门下垌坑置1200亩稻田(后作六房祖公尝田),得以安居乐业,后裔繁衍昌盛。传至十五世佐公、十六世元公、十七世文贵公、十八世良叟公的后裔均居镇湾湾东岸一带立村发展。
十九世祖知仁公(良叟公次子),因经商而行走于镇海湾东西两岸,见大坑(土名,属台山管辖,后改为大亨)前临海湾,后枕狮峰,有回龙祖之风水宝地,遂于明成祖永乐元年(1403年)迁徙大亨开村创业,是镇海湾西岸吴姓先祖之一。知仁公娶陈、容氏、生二子:长子乾健、次子乾傅。乾健娶苏氏,无子,胜宗继之。乾傅娶周氏,生六子:禧宗、荣宗(早逝)、胜宗(出继乾健)、文宗、武宗、耀宗。禧宗、耀宗迁回大湖堡,其后裔先后在东海岸迁透 ?、大湖、潭壁、东头、东壁等村。居在西海岸的胜宗由大亨迁居蓝田开村,文宗留居大亨发展,武宗迁居园山立村,各自开枝繁衍昌盛,后裔在西海岸播迁繁衍。
二十世胜公在蓝田村繁衍到二十八世仕荣公迁湾雷立村;三十一世吉星、吉明公分别迁山田坳、龙江里;三十一世元珍公迁南宅村;三十二世理秩公迁下迳立村;三十三世翊泰公八位堂兄弟均是仕荣公的后裔,分别先后迁潭围、洞心、新潮、凤凰村居住繁衍;蓝田村三十四世运宽公、围边村振经公的后裔远泮公、国彩公、园山村的三十三世晃泰公、大湖村的存盛公、斯华公均先后迁旗坑村。
二十世文宗公在大亨村繁衍到二十七世朝纲公于乾隆末1791年迁企岭立村,历经200多年的兴衰,其后裔于解放前全部迁回大亨村。二十七世玄参公迁湾肚立村;三十一世念文公迁围屋建村;三十四世裕运公、纯运公、遗运公三兄弟为耕作方便迁深坑立村;三十四标运公和三十七世流辑公迁新潮定居;大亨村还有不少后裔先后迁居小洛圩、沙头冲圩、小洛仔、横陂平地、鸡乸禾(沙田里)等立宅和建村。二十世武宗公居园山村的三十二世文亨公迁冲坑建村。知仁公的后裔世代相传,形成了后人所说的镇海湾东西两岸吴姓“六房祖”;即禧宗(吴凯)、荣宗(早逝)、胜宗(吴潼)、文宗(吴福)、武宗( ? 文)、耀宗(世泽);悦宗(兴隆,是乾保公之子,其后裔居大湖村,与禧、胜、文、武、耀为堂兄弟,亲如一家人)。
清同治五年(1866年),因行政区域改变,胜宗、文宗、武宗三个支系后裔聚居在镇海湾西海岸的大亨、蓝田、园山、湾雷、潭围、洞心等村,从台山县划归恩平县管辖。而经济方面的各种赋税(含农税)仍向台山缴纳,至1937年才全归恩平县;园山村则直至1957年才划归恩平县属。
在封建帝制时期,姓族是社会一种政治力量。沿海的吴姓村落,从台山划归恩平管辖后,在恩平办事深感困难,要立足发展,必先以姓氏认祖入族,才有权参与恩平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项社会活动。经父老赞同,便开展频繁的社交活动,最后征得孟魁祖系的长老同意,加入孟魁祖系,把安甫公归入孟魁公第三子射公之后,实行“拉祖配”。这不仅将安甫公原是祭公十二代孙变为十五代孙,而且还出钱出力办祭祖活动,捐款在恩城重修“孟魁祖祠”、新建“贤柱书室”,在横陂圩建“复兴书室”等。解放后,人们对祖系问题虽有所淡化,但仍然
误认孟魁公为先祖。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社会安定祥和,国泰民安,恩城一些吴姓热心人士在整理编印《恩平吴姓族谱记录册》时,又把安甫公第三代孙锡之、行之编入孟魁公第四子书公之后,一度引起很大争议。1998年,大亨村居住在恩城的父老,应村中宗亲要求,成立了“大亨吴氏族谱编纂委员会”,由吴国光宗长(84岁)任编委会主任,领衔开展工作。通过调查研究,搜集镇海湾东西两岸吴姓村的旧族谱记载进行对比分析,特别是得到台山旧大湖始祖村的吴兆运宗长(97岁)提供宝贵意见,以史实充分考证:镇海湾东西两岸的吴氏均属安甫公的后裔。大亨开村的始祖知仁公是安甫公的第八代孙(即祭公的十九世)。由于坚持以史实为据,追本溯源,纠正了“拉祖配”的讹传,还祖系的真实面目。
从十九世祖知仁公在大亨开村创业,迄今600余年,后裔繁衍到四十二世,胜、文、武三大宗支分居西海岸25条自然村,总人口约3万人,其中外出人口达1万多人。
上一页:祭公十四代孙孟魁公及其后裔的播迁
下一页:祭公十一世孙光集公及其后裔的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