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恩平吴氏网

www.epwushi.com
关注公众号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化 > 吴氏源流
恩平市吴氏宗亲联谊会...

2018年6月2日,恩平市吴氏宗亲联谊会在恩平市朗豪坊农庄举行了“恩平市吴氏宗亲联谊...

恩平市伯仲爱心互助协...

恩平吴氏 恩平市伯仲爱心互助协会 2017-06-20  &nb...

恩平市吴氏宗亲联谊会...

恩平市吴氏宗亲联谊会,是“恩平市伯仲爱心互助协会”内部增设的机构,是...

吴氏渊源

发布日期 : 2018/6/5 10:13:07 浏览次数 :   

        吴,上古音读“ga:”,现代汉语读无(wú)。文字学家考证,上古字中的“吴”字,是后世“吴”、“虞”两字的原始字共同体,先秦以前,吴、虞两字不分,甲骨文中没有“虞”字,吴字即代表“虞”字,《集韵》说:“虞,古作吴。”甚至在秦汉时期,也还有吴、虞不分的现象,如《左传•僖公五年》中的虞仲,《吴越春秋》的作者仍写作吴仲。
        吴字在上古时代含有奔跑、回头、大声呼叫等意义在内,吴字的出现,再从文字到姓吴,正体现了吴姓历史的悠久,是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洪荒原野情景的写照。
        吴是一个会意字,由“矢”和“口”两个部分构成,东汉以后,汉字规范化了,“矢”部改为“天”,故今天之“吴”,俗叫“口天吴”。《诗经•丝衣》中有“不吴不敖”,这里的吴字,即呼喊之意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吴,大言也,从矢、口”。从这些古典中就知道,吴的原意就是大声呼叫。从吴的两个构件“矢”的“口”来看,矢象是边奔跑边回头,口是喊叫,“吴”字之原始意义即是边奔跑边叫喊边回头之意。这正是洪荒时代人类生活的描写。古人靠打猎为生,遇到大野兽,边跑边回头叫喊以召集同类来共同攻击野兽,当然,人类有时也遭猛兽袭击,这时也就边奔跑边呼喊救命了。这种一边奔跑,一边不时回头看,一边大声呼喊的动作就叫做吴。由于这种现象在洪荒时代是经常发生的,于是在远古时代某些部族或氏族或某些人就以“吴”为姓了。
        此外,吴字的读音又与“呜”、“喔”、“哇”等音相近,这些声音都是古人发现大野兽时发出的惊心动魄的呼喊,所以吴字还是一个表声字。在这种动人心弦的呼喊声中,吴氏出现了。
        中国古籍最早出现的吴姓人叫吴权,宋朝人罗泌的《路史•国名纪》中说吴权是炎帝之臣,《山海经•海内经》中说吴权之妻叫阿女缘妇,生有三个儿子分别叫鼓、延、殳。《路史•国名纪》中还说黄帝的母亲是吴氏族人,叫吴枢。
        古代姓吴的还有一个吴回,他是颛顼帝的曾孙,卷章之子,在帝喾时代因迁居吴人之地而叫吴回,是个火神,又叫祝融氏。吴回的儿子叫陆终,娶鬼方氏女为妻,一胎生下6个儿子,是许多中国人的先祖。
        陆终娶鬼方氏女名女嬇。一胎生的6个儿子中,长子叫昆吾,也叫樊,居住在昆吾(今山西安邑一带),以地为氏,叫昆吾氏。昆吾氏后裔很多,有昆吾、樊、昆、吾等姓。吾字音通吴,故又有一部分吾姓改吴姓,《路史后纪》中“昆吾”下注:“氏书又有吴氏”。即说昆吾氏后裔中有人改姓吴。
        在《帝王世纪》中载有吴贺其人,他曾与后羿比射,是个神箭手。吴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即吴,在夏商时一直存在,《路史•国名纪》中即载有:“纣时亦有吴伯”这件事。吴贺极可能是吴氏族中的一员,他的后裔,是吴氏人中的一支。
        传说时代的帝舜原是有虞氏的首领,大禹封舜子商均于虞(今山西永济),古时吴虞相通,故商均之后裔有一部分姓吴,有一部分姓虞。
        以上吴氏均属传说。
        在现在保存下来的和新修的吴氏族谱中,吴氏人大都是泰伯(一作太伯)和仲雍的后裔,即吴氏人奉泰伯和仲雍为始祖。
        泰伯和仲雍为吴氏始祖,各种有关姓氏源流的典籍和历史文献多的有记载。
        《姓觿》 :“世本云泰伯之后,千家姓云延陵族,姓纂云渤海族。史记魏有吴起,汉书有吴芮、吴祐、吴恭、吴章、吴汉、吴桂、吴良、吴棠、吴记、吴祉、吴雄、吴匡、吴懿。晋书有吴隐之。南史有吴均。唐书有吴兢。宋史有吴充、吴奎、吴毓、吴俶、吴芾、吴育、吴敏、吴遵路。”
        《姓解》 :“周太伯始封于吴,因以命氏,姓起自季札。史有吴芮封衡山王。后有吴起、吴广。后汉二十八将有吴汉,又有吴祐。魏有吴质。晋有吴猛、吴隐之。南史有吴明彻。唐有史臣吴兢。”
        《通志》 :“古公娶有邰氏女曰太姜,美而贤,生泰伯、仲雍、季历。或言太姜生少子季历,季历娶挚国之女曰太任亦贤,生昌,有圣瑞。昌在母不忧,傅不勤,处师不烦,事父不怒,友于二虢(二虢者昌之二弟虢仲、虢叔)。古公曰:‘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!’ 泰伯、仲雍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,乃二人亡荆蛮,文身断发。泰伯自号句吴。荆蛮义而归者千余家。”
        又《通志》 :“吴泰伯,泰伯弟仲雍二人乃奔荆蛮,文身断发,示不可用以避季历。季历果立,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。泰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。荆蛮义之,而归者千家,立为吴泰伯。泰伯卒无子,弟仲雍立,是为吴仲雍,仲雍卒,子季简立,季简卒,子叔达立,叔达卒,子周章立。是时武王克殷,求泰伯、仲雍之后,得周章已君吴,因而封之。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。“
        《元和姓纂》 :“周太王子泰伯仲雍封吴,后为越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季札之允居鲁齐间。
        濮阳鄄城  汉有长沙王吴芮。后汉有广平侯吴汉,南阳宛人也。桓帝时吴遵,遵之孙质,质之六代孙隐之,晋广州刺史,其先祖自濮阳过江居丹阳,历仕江左。七代孙景达,唐尚药奉御。曾孙令珪赠太尉,女即章敬皇太后也。珪子溆、澄、凑。溆左金吾大将军、太子詹事,生士则、士明、士邻、士矩,士则伊阙令,士矩京兆司录。澄驸马殿中监,生士彦,驸马卫尉卿。士彦生同正。凑京兆尹,右金吾大将军,检校刑部尚书,生及,大理评事,果州刺史。吴敬仲亦云隐之后,孙诉,待御史。诉孙损震,谏议大夫和蕃使。
        渤海  芮后齐道州别驾,安诞居邺业,五世孙道师,唐吏部侍郎,孙纳安州刺史,又考功员外郎。安庆亦称渤海人。
       陈留  后汉河间相吴祐后。隋有吴响生子 , 曾孙兢,左庶子恒王傅。”
        《尚友录》 :“周太王子泰伯、仲雍封吴,后为越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望出渤海、濮阳。吴季札,泰伯十九世孙,父寿梦有四子,长诸樊,次余祭,次余昧,次季札,贤欲立之,季札辞乃立诸樊。”
        《百家姓探源》 :“泰伯封于吴,子孙以国为姓。据史料记载,吴氏的得姓始祖,是周之泰伯。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。太王共有3个儿子,次子仲雍,三子季历。季历的儿子姬昌,出生时有圣瑞的征兆出现。因此,太王对其寄予殷切的期望。泰伯明了父亲想把家业传给季历,以便让季历将来传给姬昌,于是,与仲雍一起跑到荆蛮之地,并文身断发,表示让位给季历的决心。泰伯的义气感动了很多人,从而归顺于他的有一千多家。传至19世寿梦时,开始称王。寿梦有四子,老四季札不肯越过兄长继位的故事,早为国人所知。传至吴王夫差,后被越王勾践所灭。后来吴国人就以国名作为自已的姓。
        战国时楚国有兵家吴起,秦末有家民起义军领袖吴广,汉初有长沙王吴芮,唐有大画家吴道子,是今河南禹县人,可见源自江苏吴地的吴姓人唐代已传至中原。明有小说家吴承恩,著有名著《西游记》。清有小说家吴敬梓,著有《儒林外史》,是古典讽刺小说的杰作,他是安徽全椒县人。”
        《辞源》 :是“吴,古国名,周初泰伯居吴,在江苏无锡县梅里,至寿梦始兴盛称王,据有淮泗以南至浙江太湖以东地区,传至夫差,于公元前473年为勾践所灭;姓,相传泰伯始封于吴,其后因以为氏。”
        《姓氏寻源》 :“《广韵》云:泰伯之后始封于吴,因以命氏,后季札避国居鲁卫之间。澍按:吴姓,上古已有吴权通阿女缘妇,在颛顼时。风《山海经》。吴贺与羿期射,在少康时。见《帝王世纪》。又犬戎将吴将军盘瓠冲其首,在高辛时。见《风俗通》。一说吴将军名车,吴伯在纣时。风《风俗通》并《博物志》。世士辄以吴出自泰伯为命氏之始。殆不然矣。《史记索隐》云:舜后封虞,虞音近吴。故舜后亦有吴氏可证。吴姓不止泰伯、虞仲之裔。又柳州蛮有吴姓,唐之吴君解是也。”
       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:“吴,《百姓家》收,分布很广,人数较多。战国时有吴起,秦代有吴广,唐代有吴元济,明代有吴敬梓。来源:⑴相传古颛顼帝时吴权的后代;⑵相传虞舜的后代封于虞,虞和吴音相近,故舜后有吴氏;⑶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,其后有吴氏;⑷古吴国始祖泰伯、仲雍(皆为周太王之子)的后代,以国为氏。”
        《姓氏追根寻祖》 :“吴姓的来源有两支。传说周族的祖先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,其中第三子季历很得古公亶父的喜爱,而古公亶父喜爱季历的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季历的儿子姬昌(即后来的周文王)不但聪明有智,而且为人正直又有远见。古公亶父很想让姬昌将来能继位,古公亶父的长子泰伯知道父亲的心愿后,为了能满足父亲的愿望,就和二弟仲雍从中原逃到当时还很落后的江南,从而使季历名正言顺地继位,又名正言顺地传位给姬昌,而姬昌也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,使周族很快强大起来,到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,终于灭掉商而建立了周王朝。再说泰伯和仲雍逃到江南,一改生活习惯,和当地土著居民一样断发文身,又把中原的文明带到了江南,对江南的历史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,当地土著居民就就推他为首领,筑了城,号为“句吴”,最后创立了吴国。他的后人就以国为姓,奉泰伯为吴姓始祖。司马迁的《史记》中的第一个‘世家’,写的就是吴泰伯。另外,圣帝舜在历史上称为虞舜。虞、吴音近,舜的后人中也有一支以吴为姓。”
        木波编纂的姓氏小丛书《吴》云 :“吴姓的起源非常古老,追寻根源,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。
        吴姓的来源,主要有四个,下面分别介绍:
        第一个主要来源,可追滴到远古的氏族社会。炎帝有一个臣僚叫做吴权就是吴氏族的,吴权的后裔以吴为姓氏,成为吴姓历史最古老的一支。据说黄帝的母亲就是这个吴氏族的,叫做吴枢。
        第二个主要来源,也可以追滴到久远的上古。夏代国王少康时候,有一著名的弓箭手,叫做吴贺,他曾与射落日的羿一较射术。他的后人,也是吴姓的一支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个主要来源,出自远古时代舜帝之后人。舜坐天下以后,国号虞。后来舜禅位给禹。舜的儿子商均便以虞为姓。上古虞、吴不分,到战国时才区别开来。这样一来,商均的后代便分成了两支,一支姓虞,另一支则姓吴,这也就成了吴姓的一支。
        第四个主要来源,出自周代周太王的儿子泰伯、仲雍。周太王亶父有三个儿子,老大太伯,老二仲雍,老三季历。太王最喜欢老三,特别是老三的儿子姬昌(即周文王)聪敏过人,太王一心想把王位传给老三,指望贤能的孙子将来光大家业。但古时的规矩是位传嫡长子,太王不好直说,只是常常念叨“能使姬家发达的,可能只有姬昌了”。话传到泰伯、仲雍耳里,自然明白父亲的意思。为把王位传给弟弟,哥儿俩一商量,假说进山采药,离家出走,逃到今陕西陇县吴山。不久,太王病死,泰伯跟仲雍回周奔丧,季历要把王位让给哥哥。泰伯和仲雍于是再次出逃。这一次他们带着族人远走东南,跋涉千里,到达今江苏无锡一带,更与当地蛮人打成一片,断发文身。一方面在这一带立住了脚,另一方面也绝了三弟把王位让出的念头。泰伯和仲雍很快成了蛮人的领袖,建立新国,号句吴。泰伯和仲雍的后人建立起强大的吴国,并世代以国为姓,成为吴姓的一大支。
        根据姓氏专家的研究,吴氏的四个来源固然都有一定依据,但是吴权、吴贺、舜帝之后三支吴氏史料十分罕见,可见并不兴旺,也可能并入到了泰伯这一支吴氏中了。而现在吴姓的人,绝大多数是泰伯、仲雍的后人,也就是姬姓吴氏。发源于苏、浙一带的吴氏,随着历史的变迁,特别是吴国被越国灭后,很快繁衍到邻近各地,大致而言,可分为南北两大友脉:
        北方这一支脉始自吴征生,以山东、山西为主地。上面所介绍的周太王的长子和次子,即泰伯和仲雍是吴姓的主要始祖,泰伯的18世孙寿梦开始称吴王,他的第四个儿子季札最为贤能,寿梦有意把王位传给他,他两次为避王位而出逃,被封在延陵(今常州)。季札有五个儿子,长子早夭,其他四子遇上亡国之祸。其中第二个儿子即吴征生,他这一支避祸于齐、鲁(今山东省),后又迁移晋国(山西),这一支吴姓繁衍很旺盛,我国北方的吴姓,多为吴征生的后人。
        南方的一支则是季札的9世孙吴申(一说为诸樊的第9世孙)从山西晋南迁至楚(今两湖一带)以后繁衍的,这一支在汉代初年出了个吴芮,被封为长沙王。吴芮的后人迁徙各地,吴氏也流布四方。南方也有一些吴氏不是源自吴申,而是季札的其他支脉的后人,比如西汉时代的阳山吴霸家族,在今广东阳山县,就是吴国皇族的另一支。
        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,在民族融合的进程中,一些少数民族也因种种原因改从汉姓汉名。吴姓既然是历史久远、名人辈出的大姓,自然有不少少数民族改从吴氏。
        吴国灭亡后,吴姓子孙南逃,有些到了当时的百越之地(今福建两广及越南北部等地)。后人融合于各越族中,却保留了吴姓。这些吴氏在血统上还是上承于泰伯、仲雍的。百越中已有不少汉化,但也有一直延续至今的后人,如壮、傣、苗、瑶、彝、仡佬、布衣、哈尼等等民族。他们中的吴氏,大多与泰伯、仲雍有血缘关系。当然也有很多少数民族中的吴氏是与泰伯、仲雍毫无血缘关系的。
        蒙古族中的吴姓有好几支,但都跟汉族的吴氏没有血缘关系。蒙古远古的七大部落中,有一个部落的酋长叫吴兰苏合,他的后人受汉文化影响,便以汉译的名字第一字为姓,成为蒙古族的吴氏。明朝建国后,朱元璋示恩于投顺他的蒙古贵族,赐给他们汉姓汉名,其中巴图穆尔赐名吴允诚,其子额特特穆尔赐名吴克思,玛噜赐名吴成,谔勒哲特穆尔赐名吴良,布敦衮赐名吴守义,济兰赐名吴克庆,多罗于赐名吴存敬。这些人大多有血亲关系,所以都赐姓为吴。他们的后人也成为蒙古族中的一支吴氏。
        另外,鄂伦春族、满族、朝鲜族、锡伯族、回族等民族中都有吴姓,他们大都与汉族之吴氏没有关系。




上一页:吴氏出自姬姓
下一页:中国人姓的来源